各种曝气器的优缺点 现在世界主流,数量上还是盘式曝气器比较多,不过管式有取代它的趋势,而且是很明显的。 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微孔曝气器,从材质上分,主要分为:陶瓷 刚玉;或者 膜式(包括盘式和管式)曝气器,各有优点利弊,不过膜式是主流,刚玉和陶瓷在国外已经使用得越来越少了。 传氧效率 好的刚玉和陶瓷曝气器,不比膜式的微孔曝气器差,甚至要高一点,质量还不错,不过相对来说太贵了;现在在欧美也基本不用了,在中国更加推不出。他们的原理,是把一堆混合物,石英沙、石灰之类的东西倒入膜具成型,然后经过几个工艺段烧制,使得里面部分的混合物烧没了,充满孔隙,当空气经过这些孔隙的时候,就会被分割成微小气泡。 刚玉陶瓷曝气器的缺点,在于他们的孔隙会结垢。曝气器一开始运行的时候,压力损失是比较稳定,但运行到一定时期后,压头损失会突然急剧大——这就是结垢的原因了。 生物垢生成后,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两种: 1.加往曝气管里面加酸清洗,边运行边加。这种控制已经很成熟。不过污水厂稳定状态后,很多系统12小时左右就要加一次,至于用量多少,要看具体情况。 2.把曝气头拆卸下来,丢到炉子里烧。烧完就可以再生,接近全新的状态——不过比较麻烦 。 按照主流观点,刚玉和陶瓷曝气器是可以运行的,不会损坏的。其实具体到每个品牌,并非这样。因为刚玉或陶瓷曝气器生产的工序相对较多,从材料和工序都要比较严格地执行,才能出精品。如果工序或材料没把好关,就会导致在使用一段时期后,孔隙中某些东西脱落,孔隙变大,传氧效率下降。可以说,单从样品上,你要判断一个刚玉或者陶瓷曝气器的质量,难度是相当大的——比判断膜式微孔曝气器更加困难。 从成本上说,刚玉和陶瓷比橡胶膜式的要贵,这也是他们用得越来越少的原因。刚玉陶瓷曝气器没有止回功能,一般只有盘式。 德国NORRES Pre-PUR®微孔曝气管 膜式曝气管结构基本是比较简单的,里面一个支撑盘(或管),然后把膜套在外面,通过拧紧,或者不锈钢卡箍的方式,固定,就OK了。曝气器和供气管道的连接,一般有螺纹连接和安装连接两种。 膜式曝气器核心部分,在于曝气膜本身。有两个关键点:打孔方式、材质。 打孔方式主要有两种:激光打孔和机械打孔。激光打孔是通过激光照射,在膜的表面烧出一个小孔。缺点是有损料,而且孔周边部分的橡胶也变质了,闭合性能差,在国外基本不采用。机械打孔,是用刀具,把膜的表面切开,一般应该是无损料,这样在鼓气的时候,孔张开,不曝气的时候孔自动闭合,防止回漏。
|